加图索的实在话:一场我们必须拿下的比赛,因为输不起
意大利3-0战胜以色列,附加赛资格到手。赛后加图索对着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的话筒,说出了那句“我们踢了一场该踢的比赛,今天我们输不起”。这话听着没什么豪言壮语,甚至有点过于平实,但细想一下,这恐怕是这场比赛最精准的注脚。
干我们这行十几年,见过太多教练在类似场合下要么高谈阔论球队的战术革新,要么感谢天感谢地。加图索不一样,他给人的感觉总是这样,把复杂的事情拉回到最原始的本质。什么是“该踢的比赛”?就是面对一个实力不如你,但你又绝对不能输的对手时,你不能有任何花哨的想法,唯一的目标就是稳稳当当拿下三分。赢了是本分,平了是事故,输了就是灾难。这种压力,其实比踢一场势均力敌的决赛要诡异得多。
我至今还记得差不多一个月前,球队踢得有多挣扎。那种全社会都在盯着你的感觉,球员不可能不知道。所以加图索首先称赞了球员,说他们很好地覆盖了球场,防守端没丢球,精神面貌让他满意。这些话听起来像是标准的新闻发布会说辞,但从他嘴里说出来,你知道他指的不是场面多好看,而是球员们有没有执行那个最基本的、甚至有点丑陋的要求:别犯错。
他说,全世界没有几支球队能一直掌控比赛。这话就更有意思了。这几乎是在公开承认,现在的这支意大利队,不具备全程压制对手的绝对实力。这是一种清醒的自我定位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倒退。遥想当年我们习惯了意大利掌控节奏,现在的主教练却在提醒大家“要学会忍耐和煎熬(saper soffrire)”。这词在意大利足球的语境里分量很重,它代表着一种防守为本、韧性十足的传统。加图iso自己当球员时就是这种风格的化身,现在他把它重新注入到国家队。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?很难说。在必须出线的时候,实用主义总归没错。但长远看,这支球队的上限在哪里,就得打个问号了。
当然,数据上有亮点。4场比赛打进16个球,听起来火力全开。但这些比赛的对手是谁,我们心里都有数。相比之下,加图索更在意的显然是“没有丢球”。这才是他的足球哲学的根基。他强调球队需要找回“紧凑感”,一厘米一厘米地去拼。这种说法让我联想到很多年前,我刚入行时跑一些小球队的比赛,他们的教练赛后说的也是类似的话。不是说这不对,只是从国家队主帅口中听到,总觉得有点……朴素过头了。
今晚过后,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明年三月的附加赛。加图索的担忧也极其现实:“我们得祈祷别再有球员受伤了。”一句话道尽了国家队主帅的无力感。球队不是他的,球员状态好坏、健不健康,他都无法控制。他只能在短暂的集训窗口里,尽力捏合出一支能用、好用的队伍。他说十一月还有两场硬仗,可能会尝试一些出场时间少的球员,目的就是打造一个“场内外都能和谐共处的团队”。这话的潜台词是,他不仅在考察技术,更在考察球员的态度和团队精神。在压力巨大的附加赛里,有时候一个愿意多跑两步的工兵,比一个心态失衡的天才管用得多。
所以,这场3-0的胜利没有带来多少狂喜。它更像是一个项目经理,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了任务清单上的一项,然后冷静地翻到下一页。加图索的赛后发言,没有一句是多余的,也没有一句是用来鼓舞人心的。全是实话,实在到有点让人泄气,但又无法反驳。这就是他,一个永远把安全绳系在腰上,告诉你先别想着登顶,先确保别掉下去的教练。附加赛能不能过?谁知道呢。但至少,这支意大利队应该会清楚自己该做什么,以及,不该做什么。这或许就是加图索能带来的最大价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